“我想:希望本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的,这正如地上的路;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”凡是学习过了鲁迅先生的《故乡》人,这句话一定已经牢记于心了。这几句话充满了哲理,极大的深化了这篇作品的主题。那么,鲁迅在文中所谓的希望究竟是怎样的呢?
《故乡》一文中,“我”是以鲁迅为“原型”塑造的,取材于鲁迅的亲身经历。那么鲁迅先生在文中寻找的希望是什么呢?我们首先得了解文中“我”回到故乡时的失望。文章开篇一段描写了“我”回到故乡看到的景象:阴晦的天,呜呜响的冷风,苍黄的天空,萧索的荒村,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,一下子将自己从回忆中的故乡拉回到了现实的故乡,自己的心境也开始悲凉起来,“我”也陷入了深深的情感矛盾之中,但是面对现实,只能寻求一点儿自我安慰:“故乡本也如此,——虽然没有进步,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,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,因为我这次回乡,本没有什么好心绪。”由此可见,“我”本就是没有好的心绪,面对现实的故乡,在语言中已经流露出了自己的失望之感,这也为下文故乡奠定了抑郁、深沉、矛盾的情感基调。
“离别家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消磨。”真正让“我”失望的远不止故乡的景,更是故乡的人事。文章重点刻画了两个人的人物形象,一个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杨二嫂,大胆、泼辣、自私、势力、一个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。二十年前的美貌早已消逝,却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,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,一副典型的小市民的嘴脸。这样的人固然让“我”失望,但更让“我”失望的是闰土叫那一声“老爷”,“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;我就知道,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。”一下子摧毁了自己记忆中故乡那“神异的图画”。“多子,饥荒,苛税,兵,匪,官,绅,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。”“我”面对眼前的闰土,心理仅存的故乡的亮点也开始黯然失色了,走时更感“非常气闷”,“非常的悲哀”了,由此可见,“我”对故乡是多么的失望,而这种失望源于封建等级制度、等级观念的罪恶。
但是,文中的“我”并不是一个消沉的知识分子,而是一个同情、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、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,更是一个融入了鲁迅的思想和灵魂的人物。因此,他更清楚的认识到,“绝望之为虚妄,正与希望相同。”所以,在文章结尾,一扫整篇文章沉闷的气氛,转而出现了希望的曙光。“我躺着,听船底潺潺的水声,知道我在走我的路。”这条路就是鲁迅寻找到的一条希望之路。此时,虽然经过了五四运动,但是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,鲁迅也没有接触到马克思主义,没有找到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“路”,所以,“我”首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,希望下一代能过上幸福的新生活,是我们未曾有过的生活,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新生活,也许还比较茫远,但是鲁迅却表现了自己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,把自己的希望比作路,路是人走出来的,只要有人去走,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。鲁迅先生也最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,他奋笔疾书,战斗一生,成为文化战线上,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,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、最坚决、最忠实、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。
东方村尾学校
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